11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2020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并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答問。據了解,海水淡化作為海洋新興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海水淡化產業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已建成41個海水淡化工程,產能45.09萬噸/日。下一步,山東省將建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省級協調機制,大力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加強科研和成果轉化,完善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將擬設立規模50億元的“山東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全省海水淡化項目、海水淡化產業鏈持續發展。(新聞來源:人民資訊)
我國是人均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之一,較早進入海水淡化的行列。資源性缺水是山東省水資源供需的明顯自然屬性。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勻,山東省平均降水量由魯東南沿海的850毫米向魯西北內陸的550毫米遞減。山東省作為沿海大省,也是我國較早開展海水綜合利用和建立海水淡化產業的省份。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以生產淡水。世界上有超過20種的海水淡化技術,包括反滲透法、低溫多效、多級閃蒸、電滲析、熱膜聯產以及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術等等。反滲透法的實際應用比較廣泛,其過程一般包括預處理、反滲透、后處理系統等單元操作,反滲透系統是實現鹽水分離的關鍵環節,也是海水淡化的關鍵步驟。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可以有效地將海水轉化為可直接飲用的淡水。出水水質可達飲用水標準,大大改善淡水資源短缺現狀。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