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資源短缺一直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劃,到2030年,即使南水北調一、二、三期工程、中線一、二期工程全部實施完成,并考慮部分使用海水,我國沿海地區的年缺水量仍將達到214億立方米。隨著飲用水危機的日益緊張,海水淡化技術被認為是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一項開源工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和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其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在未來三四十年的工業應用中,仍將是這三種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是利用反滲透膜的選擇滲透性,通過高壓泵將海水加壓通過反滲透膜,使海水中的水分子溶劑能夠通過反滲透膜而保留鹽漿物質,從而產生淡水的過程。與其他海水淡化方法相比,整個過程是一個無相過程,因此耗能少,節省了大量能源,提高了水質,并大大降低了設備制造成本和系統投資成本。
我國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在人多水少的現狀下,水資源總量與人口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資源型缺水與水質型缺水并存,發展海水淡化是增加供水量、優化供水結構的重要手段,對我國沿海地區和海島緩解用水瓶頸、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