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嚴峻的缺水形勢,從占地球水資源總儲量96.5%的海洋取水是解決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在眾多海水淡化方法中,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具有占地少、建設周期短、操作簡單、投資小、無相變、能耗低、啟動運行快等特點。它在海水淡化領域發(fā)展迅速。目前,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已成為繼蒸餾之后更重要的海水淡化方法。
由于海水中的各種污染物會降低反滲透膜(RO膜)的性能,并嚴重影響膜的使用壽命,因此預處理是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預處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懸浮物、微生物和細菌,調整進水的pH值和水溫,防止金屬氧化物和微溶鹽的沉淀。使進水滿足反滲透進水的要求。反滲透海水淡化的常規(guī)預處理方法包括氯化和殺菌、在線混凝和絮凝、多媒體過濾、添加酸調節(jié)pH值、添加阻垢劑和還原劑、安全過濾等。傳統(tǒng)預處理中的多介質過濾器和筒式過濾器不能完全去除膠體和懸浮物,出水水質會波動。此外,傳統(tǒng)的加藥處理會污染反滲透膜和環(huán)境。
傳統(tǒng)海水預處理工藝
傳統(tǒng)的海水淡化預處理工藝一般包括以下操作單元:殺菌、沉淀、過濾等。首先,將海水送入沉淀池進行殺菌滅藻,預沉淀海水中較大的顆粒,加入絮凝劑,使海水中難以自然沉降的小顆粒物沉淀。其次,進行粗過濾過程,如多介質、活性炭或石英砂過濾,以進一步去除系統(tǒng)中的細顆粒。再通過濾芯過濾。然而,與新的海水預處理工藝相比,傳統(tǒng)海水淡化預處理工藝復雜,系統(tǒng)處理波動大,出水水質差,濾芯容易損壞,更換頻繁,經濟性差。有時吸附的有機物很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
創(chuàng)新的海水預處理工藝
近年來,隨著新型分離技術的發(fā)展,膜分離技術已初步應用于海水淡化的預處理過程。膜預處理工藝(如MF、UF、NF等)的優(yōu)點是膜的孔徑為0.2μM或更小,可以對膠體、細顆粒、藻類和細菌形成更有效的屏障,對附著在載體上的細菌、寄生蟲、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去除率高于99.99%。它還可以去除海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有機物,從而改善RO進水水質,延長RO膜的使用壽命,減少RO膜的更換頻率,提高RO系統(tǒng)的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系統(tǒng)的回收率,降低系統(tǒng)的制水成本。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huán)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