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關鍵核心技術和設備獨立可控,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海水淡化利用開發標準體系基本健全,政策機制更加完善。那么,近期有哪些海水淡化的“黑科技”問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
1、石墨烯助力海水淡化實現重大突破
據媒體報道,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馬軍院士團隊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賴志平教授團隊共同解決了膜水處理技術研究領域的關鍵問題,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該研究設計并合成了高通量多孔石墨烯膜,利用低質量的熱源實現了高效、可持續的海水淡化。
膜蒸餾(MD)利用熱量驅動水蒸氣通過膜,以獲得高質量的清潔水。它不僅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海水淡化技術,也是許多零排放工藝中的關鍵核心技術。然而,MD膜通量低是制約該技術廣泛應用的主要瓶頸。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團隊獲得的石墨烯膜為水蒸氣提供了非常短且快速的傳輸路徑,比迄今報道的MD膜通量高一個數量級,脫鹽率超過99.8%。它在海水淡化中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優勢。海水淡化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家發改委去年發布的《海水淡化利用與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明確規定,到2025年,我國海水淡化總規模將達到290萬噸/天以上,新的海水淡化規模將超過125萬噸/天。新的低能耗可持續海水淡化解決方案取得了重大突破。
2、俄羅斯開發了一種簡單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方法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開發了一種新的海水淡化技術,可以大大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使生產規模翻兩番。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熱工案例研究》雜志上。
聯合國數據顯示,世界上40%以上的人口正在面臨缺水問題:7億多人無法獲得清潔水,生活在河流流域的17億多人口需要額外補充淡水資源。目前,常見和簡單的脫鹽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太陽能蒸餾水。烏拉爾聯邦大學(Ural Federal University)開發了一種混合技術,利用旋轉空心圓筒和太陽能集熱器來提高太陽能蒸餾器的蒸發效率。
烏拉爾聯邦大學(Ural Federal University)核電站和可再生能源教研室主任謝爾蓋·謝克列寧表示,新的海水淡化技術利用太陽能蒸餾器中的旋轉空心圓筒加速容器中的水蒸發。空心筒的內外表面將形成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將隨著每次旋轉而更新。為了提高空心筒下面的水溫,新技術中使用了太陽能集熱器。他說,在實驗過程中,太陽能蒸餾器的空心筒的轉速為0.5轉/分。這種強度和時間足以蒸發空心圓筒表面的薄水層。該實驗在葉卡捷琳堡進行了幾個月,證明了新裝置的高效和可靠性。此外,相對高強度的光照和低溫環境也可以提高蒸餾器的生產效率。
以上即為海水淡化“黑科技”盤點的全部內容,更多海水淡化相關資訊敬請期待。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