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全球淡水資源短缺問題,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進行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技術研發。以色列70%的飲用水來自脫鹽。在澳大利亞,海水的主要用途是市政,占總裝機容量的96%。在美國,海水使用主要是市政用水,占89.5%。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的海水淡化生產大國,2010年產量為11億立方米。(數據來源于網絡)
我們國家水資源緊缺,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1/4。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淡水的供需矛盾尤其突出。采用海水淡化技術可增加水資源總量,有效緩解我國沿海淡水短缺的矛盾。海洋資源主要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海岸線18000多公里,水資源非常豐富。
我國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開展海水淡化研究,并在60年代后期開展了反滲透、電滲析、蒸餾等海水淡化技術。自從西沙永興島1982年電滲析海水淡化站建成以來,經過30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突破,海水利用產業增加值由2016年的1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9億元。伴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海水淡化工程的建成投產,我國海水利用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數據來源于網絡)
萊特萊德海水淡化設備采用膜法處理,其模塊化結構設計易于滿足裝置的容量要求。對于在環境溫度下運行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腐蝕的危害很小。這樣有助于水力發電以及與能量循環系統的耦合。與多級閃蒸相比,反滲透脫鹽設備生產淡水的成本可以降低。準確的儀表顯示系統可隨時測量設備的運行狀態,確保出水的安全穩定。
在疲憊的地球面前,要想真正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與其不斷提高海水淡化技術,減少水污染才是關鍵。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